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發(fā)布
[ 《決定》共分十六項60條,包含了產權、國有資本、價格、融資渠道、金融、農村土地和城鎮(zhèn)化、社保、計劃生育、戶籍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 ]
在全世界的關注和期待中,中國未來5到10年的改革線路圖正式亮相。昨晚,新華社全文發(fā)布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(下稱《決定》)。《決定》共分十六項60條,包含了產權、國有資本、價格、融資渠道、金融、農村土地和城鎮(zhèn)化、社保、計劃生育、戶籍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。
《決定》稱,到2020年,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,完成本《決定》提出的改革任務,形成系統完備、科學規(guī)范、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,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。
一名長期參與政策研究制定的官方智囊人士昨日在接受《第一財經日報》采訪時稱,《決定》的力度和精細度都大大超過了市場的預期,許多條款是“顛覆性”的改革,必將在未來5~10年間對中國產生巨大影響。此外,《決定》作為頂層設計式的文件,在兼顧“全面”和“深化”改革的同時,更大程度地貼近民生,改革內容將與每一個人產生休戚相關的影響。
民生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認為,《決定》令人興奮的看點頗多。其中,第一次寫入產權,強調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。此外,《決定》重申積極發(fā)展混合所有制經濟,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,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比例;更加強化市場,突出決定性作用,指出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,放開能源交通電信等領域的競爭性環(huán)節(jié),第一次把“政府不進行不當干預”寫入文件;另外,《決定》提出突出市場規(guī)則,統一市場準入制度,建立負面清單,與國際規(guī)則接軌。
記者梳理發(fā)現,《決定》涉及的重大問題還包括:進一步提出建立城鄉(xiāng)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,實行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、同權同價,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,合理提高個人收益;股票融資在企業(yè)融資中的比重將大大提高,金融企業(yè)將出現優(yōu)勝劣汰,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后,政府對銀行的隱性擔保將逐步退出;轉變政府職能,購買公共服務,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(jié)的經濟活動,一律取消審批。
不僅如此,財政的作用被大大提升,財政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并重,財稅體制作出重點調整,第一次提出債務預警;重申城鎮(zhèn)化健康發(fā)展,戶籍制度改革分步實施;退休政策強調穩(wěn)健推進,要求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;鼓勵社會辦醫(yī),公立醫(yī)院改革繼續(xù)推進,納入醫(yī)保定點范圍有利于民辦醫(yī)療機構發(fā)展和資本進入;單獨二胎實質性放開。
不少專家認為,此次全會充分肯定了“市場”的作用,許多改革都是圍繞市場的“決定性”展開。《決定》也明確提到,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,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,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、宏觀調控體系、開放型經濟體系,加快轉變經濟發(fā)展方式,加快建設創(chuàng)新型國家,推動經濟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昨日,新華社還受權發(fā)布習近平關于《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的說明。中央政治局認為,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,全面深化改革,關鍵是要進一步形成公平競爭的發(fā)展環(huán)境,進一步增強經濟社會發(fā)展活力,進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,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,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(wěn)定,進一步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(zhí)政能力。
按說明內容,整個改革方案在上述框架上展開。說明還認為,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,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。
根據介紹,今年4月,中央政治局經過深入思考和研究、廣泛聽取黨內外各方面意見,決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決定。此后,中央政治局決定成立文件起草組,由習近平擔任組長,劉云山、張高麗同志為副組長,相關部門負責同志、部分省市領導同志參加,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進行全會決定起草工作。
此外,廣受關注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也在說明中有所介紹。習近平稱,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,單靠某一個或某幾個部門往往力不從心,這就需要建立更高層面的領導機制。小組的設立是為了更好發(fā)揮黨總攬全局、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,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和各項改革任務落實。
其中,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:統一部署全國性重大改革,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,協調各方力量形成推進改革合力,加強督促檢查,推動全面落實改革目標任務。